一说起有钱的国家,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美国、德国这类工业强国。
可要是看人均GDP数据就会发现,全球排名前十的国家里小国占了一多半——这些小国的人均收入高得让人惊叹。
卢森堡能稳坐全球最富国家宝座,很多人以为是靠金融,其实它的财富秘诀里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跨境通勤。
这个国土面积比深圳还小的国家,人口只有66万,但每天有近20万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的上班族跨境来这里工作。
这些人的劳动产出计入卢森堡的GDP,消费却大多在本国,客观上推高了人均数据。
不过即便剔除这个因素,卢森堡的金融实力依然硬核,欧洲投资银行、欧元区中央银行都设在这里。
全球前20大资产管理公司有15家在此设立分支机构,财富管理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
同为欧洲小国的瑞士和卢森堡一样,支撑这份高收入的可不止大家熟知的钟表与银行业。
瑞士的医药行业十分发达,制药业更不用说,诺华和罗氏两大巨头推出的抗癌药物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上市。
这些高端产业的高利润支撑起瑞士的高收入,普通工程师月薪约6万元人民币,就算是餐厅服务员,月薪也能达到2.9万元人民币。
另外还有爱尔兰,爱尔兰的富裕,常被人调侃是靠算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不少跨国公司为了利用当地的低企业税率避税,都把欧洲总部安在了这里。
这些庞大的营收全被计入了爱尔兰的GDP,一来二去,直接把当地的人均数据给拉高了。
不过爱尔兰的本土产业也在发力,都柏林的生物科技园区有200多家制药公司。
只是当地生活成本太高,所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爱尔兰的人均GDP会降到6万美元左右,排名也会下滑不少。
而新加坡作为一个没有自然资源的城市国家,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之一,虽然比上海港少,但货运价值更高。
比如从中国台湾运来的芯片在这里分装后再出口到欧洲,每标准箱的货运价值是普通货物的5倍。
新加坡的人才政策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政府会向外籍高端人才推出税收优惠举措。
比如外籍工程师在前三年,个人所得税最高仅为20%,这一颇具吸引力的政策成功汇聚了大批来自中国、印度的科技人才。
当地的半导体产业很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在新加坡设有研发中心,生产的芯片制造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5%。
普通半导体工程师的月薪能达到1.2万新元。
此外挪威的石油与天然气产业,也撑起了全国的GDP。
早在1990年,挪威就专门成立了政府养老基金,如今这只基金的规模已达1.4万亿美元,要是分摊到每个挪威人身上,相当于人人都有27万美元的养老储备。
基金的投资很谨慎,只投全球股市和债券的非能源领域,避免过度依赖石油,挪威的清洁能源也很厉害。
当地的渔业也不容忽视,挪威三文鱼的年产量就可达惊人的120万吨。
而冰岛的人口虽然不多,旅游业却是重要支柱,游客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冰岛的地热资源还用于民生,全国90%的家庭靠地热供暖,成本只有电力供暖的一半。
此外冰岛的铝冶炼业也很发达。
因为地热发电成本低,美国铝业在冰岛的工厂年产铝锭30万吨,出口到欧洲的汽车制造商用于生产轻量化车身,铝厂工人的月薪约50万冰岛克朗。
而美国作为唯一进入榜单的大国,人均GDP近9万美元,科技产业是核心动力。
硅谷从1950年代斯坦福工业园起步,当时惠普公司在这里生产示波器,到1970年代英特尔推出第一块微处理器,奠定了半导体产业基础。
提到有钱的国家,卡塔尔自然也少不了。
卡塔尔的人均GDP约7.3万美元,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GDP的55%,主要出口到中国和欧洲,卡塔尔的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4500亿美元,投资遍布全球。
政府用石油收入改善民生,卡塔尔公民享受免费医疗和教育,甚至住房由政府补贴。
不过卡塔尔的外籍劳工占人口的85%,主要从事建筑、服务等底层工作,收入差距较大,这也是卡塔尔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当然还有丹麦,丹麦的人均GDP约7.2万美元,其福利体系是很多国家的标杆,但这套体系并非一蹴而就。
二战后丹麦经济重建,1960年代开始推行全民医疗保险,1973年将免费教育从小学延伸到大学,丹麦也是全球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丹麦人的工作节奏较慢,每周工作时间约37小时,每年有5周带薪假期,幸福感常年位居全球前列。
不过圭亚那是这份榜单里最特殊的国家。
2015年之前它属于拉美贫困国家,自从在近海发现了大型油田,人均GDP一下冲到9.1万美元。
圭亚那政府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用于未来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过目前该国的经济还很依赖石油。
政府正在尝试吸引外资发展水稻种植和生态旅游,比如开发亚马逊雨林边缘的自然保护区,希望实现经济多元化。
这10个人均GDP顶尖的国家虽说经济数据都亮眼,背后的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
有的依托资源红利实现财富快速积累,却难逃经济结构单一的隐患,抗风险能力薄弱,有的则深耕高端产业筑牢经济根基。
虽说能长期保持收入稳定,居民却要面对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日常开支压力不小。
真正的富裕,从来不止看的经济数字,更要考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公共服务是否完备,以及居民是否拥有长久的幸福感。
毕竟那些能长期维持富裕状态的国家,从来不是靠一时的运气,而是依托着持续强劲的产业竞争力,还有经过实践的合理发展模式。
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