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能做什么? 泡一杯咖啡? 刷几条短视频?但在1951年朝鲜战场的寒夜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只用了20分钟,就几乎全歼了一个装备精良的荷兰营。 这段历史被荷兰政府刻意尘封了60余年,直到2013年才被迫揭开真相。
荷兰虽是个欧洲小国,但历史上有过辉煌。 17世纪被誉为“海上马车夫”,其商船数量超过欧洲所有国家总和,成为海上殖民强国。 他们甚至曾在1624年占领中国台湾省南部,建立殖民统治,38年后才被郑成功驱逐。
二战后,荷兰国力衰落,迫切需要通过表现来换取美国支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荷兰立即响应美国号召,派出819人组成的“荷兰营”参战,编入美军第2步兵师。 这支以二战老兵为核心的部队带着殖民时代的傲慢,营长奥登中校战前曾自信表示:“我们要让中国人见识现代战争的模样”。
1951年2月,朝鲜战场正值第四次战役。 联合国军推进至横城以北地区,志愿军则展开反击。 2月11日黄昏,天降大雪,道路被积雪覆盖,志愿军第39军117师351团在行军途中偏离预定路线20公里,却意外插入敌军后方。
他们先是消灭了十几个南朝鲜士兵,然后换上南朝鲜军服,在俘虏指引下深入敌后。就这样,志愿军与荷兰营在横城以北相遇了。
荷兰指挥官看到亚洲面孔的军队,还以为是友军,没有立即开火。 等发现是志愿军时,为时已晚。 战斗在瞬间爆发,密集的炮弹如同雨点般倾泻在荷兰军队的阵地上。
志愿军采用“三三制”战术编组,以班为单位呈三角队形渗透。 面对荷兰营的机枪阵地,突击小组用炸药包和爆破筒开辟通道,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入缺口。
荷兰炮兵连尚未完成射击诸元调整,阵地就已陷入白刃战。 美军战史记载:“荷兰人的无线电在开战7分钟后彻底静默”。 营长奥登中校在公路旁试图集结部队时,被志愿军狙击手击毙。
荷兰士兵回忆道:“中国士兵像幽灵一样从雪地中跃起,机枪手还未装弹就被刺刀穿透”。 他们的迫击炮因严寒失效,防御工事在志愿军手榴弹雨中崩塌。 仅首轮冲锋后,荷兰营便损失127人,防线彻底崩溃。
从第一声枪响到战斗结束,整个过程不足20分钟。 荷兰营819人中768人伤亡,伤亡率高达93.8%,仅有51人侥幸逃脱。 志愿军缴获了大量美制装备,包括重机枪、迫击炮、无线电设备以及上百辆军车。
战后,荷兰政府选择了集体沉默。 所有阵亡通知都以“演习事故”为名寄出,伤亡数字成为国家机密。 在阿姆斯特丹军事博物馆,关于朝鲜战争的展柜长期空缺;国防部档案中,荷兰营的作战记录神秘“遗失”。
历史学家马尔滕·范德维恩指出:“承认在远东被‘东方军队’击溃,对刚失去印尼的荷兰而言是双重耻辱”。
直到2013年,在历史学家和民间组织压力下,荷兰国防部才正式公布真实数据,承认在横城战斗中伤亡768人。 荷兰驻韩国大使在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之际,首次公开承认了这场惨败。
荷兰参战背后的政治算计最终落空。 他们虽然获得了美国马歇尔计划1.27亿美元援助,却永久失去了印尼殖民地。 2013年公开的阵亡名单显示,11名士兵来自前殖民地苏里南,引发荷兰社会对“殖民士兵是否被刻意遗忘”的争议。
在朝鲜战争期间,荷兰累计派遣了5322名陆军、海军通过轮换方式登陆战场,其中120人阵亡,645人负伤,另外还有3人失踪。 横城战役的损失占了#热问计划#大部分。
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曾论断:“小国的战争记忆往往是被大国叙事碾碎的尘埃”。荷兰营的悲剧正是冷战中小国卷入大国博弈的无奈与代价。
历史真相虽然迟到但从未缺席,当2013年荷兰政府终于公开那场20分钟战斗的真实伤亡数字时,它仅仅是为了还原历史,还是出于某种未能言说的现实考量? 这场迟到了60年的坦白,究竟能否真正告慰那些被遗忘的亡灵?
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