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后,很多国家开始推行私有化改革,但白俄罗斯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总统卢卡申科上台后,他的首要任务不是进行改革,而是恢复旧有的体制。他保留了国有企业,没有削减福利,并且国家继续承担教育和医疗的费用。
当其他人纷纷拆掉工厂投身风险投资时,他却在建设工厂并发放工资。别人忙于追逐市场变化,他却一头扎进了苏联时期的指导手册。三十年光阴流逝,白俄罗斯成为了前苏联地区唯一一个坚持走“原体制”道路的国家。
西方称他是“欧洲最后的专制君主”,但在明斯克的市民眼中并非如此。这个国家为何如此固执?为何连选择立场都像是在做填空题?其实这并不复杂,一切都源自“旧体系”的实际考量。
你可能觉得他是个强硬的人,但实际上他很怀念过去。
1994那年,白俄罗斯的选民选择了卢卡申科。当时他才43岁,是议会里最年轻的成员,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他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将国有资产私有化的人。
他当时说过一句话,几十年来都没改口:“我是苏联的产物。”这句不喊口号、不玩花招的实话,成了他击败五位对手、赢得总统宝座的秘密武器。
白俄罗斯于1991年宣布独立,但独立并不意味着自由。人们刚开始体验所谓的“民主社会”时,却遭遇了工资消失、商店空荡荡的情况。抢面粉的、偷鸡蛋的、砸工厂的事情接连不断,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国有企业没人管,卢布一天贬值两次。老百姓说:这哪里是独立,分明是管理混乱。卢卡申科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关闭了“私有化办公室”,重新加强了对企业的国家管控。
他发布了一个命令,90%的工业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企业由政府管理,工人由国家抚养。
从1995年开始,卢卡申科逐渐收回了议会的权力。1996年,他通过全民公投增强了总统的权力,解散了宪法法院,并限制了媒体的独立调查权。
他常被人称为“欧洲最后的独裁者”,但在国内,大家对他并没有恶言相向。相反,工资稳定了,工厂又开始忙碌起来,大学教育也恢复了免费,物价也得到了控制。他仿佛是依照苏联的教科书,将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国家重新稳固下来。
2001年,卢卡申科再次当选。他把“苏联精神”写进宪法,“国家主导经济”“统一教材”“国企负责就业”成了他的主要政策。他不提“改革”,只强调“秩序”。
明斯克的街头又响起了红歌,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背诵《联共党史》,父母们按时领到补贴,老人们也不再担心养老金会中断。他让整个社会重新找回对政府的信任,而且是一个说到做到的政府。
卢卡申科多次公开表示:“我们白俄罗斯人不搞私有化,不卖国家,不盲目追随西方。”
在他的努力下,白俄罗斯成为了独联体国家中唯一一个一直保留苏联时期行政和福利体系的国家。他不追求所谓的“现代化”,而是坚持使用旧的苏联方法。正是这些传统的制度,在政治动荡中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稳定的制度带来了连续的治理,强势的政府形成了安全感。卢卡申科用苏联的制度维持了现代国家的运作,这不是“倒退”,而是极端现实主义的选择。
他就像那个时代的“守门人”,一守就是三十年,思路没变过,人设也没变过。
这种“坚持”,就像是一块紧绷的橡皮筋,每一次颤动,都蕴含着力量和分量。
别人拆厂卖地,他盖厂发工资。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一个城市,它保留了许多苏联时期的建筑和遗产。在城西的工业园区里,还能听到当年苏联流水线的轰鸣声。
明斯克发动机厂自1991年后一直保持生产,依然沿用手工检查和传送带装配的方式。工人们穿着灰蓝色的工作服,午餐常吃面包和香肠,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取国家发放的工资,不用担心工厂转型的问题。
卢卡申科从来不谈什么“结构调整”或者“市场导向”。他直言不讳:“只要工人还在,我就得负责。”因此,国家每年都会拿出相当于GDP百分之十三的资金来支持重工业。
在市场经济国家,这种做法被称为“效率灾难”,但在白俄罗斯,人们认为这是“稳定的好处”。他担心,让几十万老工人因为市场变化而失业,只会导致社会的崩溃。
教育体系保持不变。白俄罗斯依然沿用了苏联时期的“免费高等教育”政策。无论是国立大学、技术学院还是师范学校,学费全由国家承担。
学校给学生安排宿舍和饭票,毕业后由政府帮助找工作的机制。到了2022年,在白俄罗斯,有68%的大学毕业生直接去了国有单位上班。
医生和教师是国家的公职人员,由国家人事部统一管理,不隶属于地方或市场。医院的药品由国家统一批发,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到98%的人群。
教育部统一了教材和教学大纲,大学入学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同步进行。而白俄罗斯依旧沿用“苏联时期的教师工资配比公式”:教师的平均工资不得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的90%。
2020年,明斯克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西方媒体将其描述为“年轻人追求民主”。
同时,政府的报告也显示,白俄工人对现状的满意度高达72%。他们明白,一旦改革,工厂可能会裁员,福利也会减少,生活就会变得困难。
苏联模式就像是稳定养活人民,而西方模式则是靠个人努力奋斗。卢卡申科选择了前者,因为他明白,拆掉旧船并不意味着新船就能接上。
确保工厂正常运转、工资按时发放、饭堂持续供应,这是这片土地上最有效的管理之道。
维持老规矩是为了让老一辈人安心;给老厂发钱是为了让大家有条活路。
选个好邻居,烦恼自然少。
白俄罗斯为何选择与俄罗斯紧密合作?原因不在于情感,而在于地理位置。它的西边是欧盟,东边是俄罗斯,自己则处于中间的狭窄地带。
白俄罗斯没有自己的出海口,能源全部依赖俄罗斯,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俄罗斯。卢卡申科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我们不能冒险。”
1999年,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签订了《联盟国家条约》,两个国家开始在军队、外交和经济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在军事方面,俄罗斯在白俄罗斯设置了雷达站和导弹基地,并建立了联合的防空系统;经济上,白俄罗斯能够以比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和石油;政治上,两国设立了联合总统委员会,每季度都会举行会议。
2020年,白俄局势变得非常不稳定,欧盟停止了对白俄的贷款,西方国家也启动了制裁。俄罗斯立刻做出了回应。从8月到10月,莫斯科提供了总额15亿美元的紧急援助,并且帮助白俄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有了更大的份额。
卢卡申科这一年说得非常直接:“我们不能当别人的附属,但我们要生存下去。”要想生存,就得找盟友,盟友不能选远的,只能选有用的。
西方国家长期对卢卡申科持有批评态度,认为他过于保留苏联时期的风格,并持续施加制裁,非政府组织也在不断尝试影响。然而,卢卡申科清楚地看到,追求类似“颜色革命”的变革,带来的后果可以从邻国乌克兰的例子中看出。
白俄罗斯不追求所谓的国际社会接纳。它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以国家为单位,以主权为基础,来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
卢卡申科表示,白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白俄罗斯通讯社,2024年2月13日。
俄白联盟的故事,从一开始的联合到现在的发展,它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联盟的成立,就像是两个国家的手牵手,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现在,这个联盟不仅是一个军事上的合作,更是一个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平台。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维护这种合作关系。
卢卡申科为什么重视苏联遗产?我们用明斯克工厂的例子来给您解释。白俄罗斯新闻。2024-03-27。
白俄罗斯国家概况,来源于人民网,发表日期为2015年5月5日。
白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康晏如认为,在21世纪实现社会主义是有可能的。这一观点发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上,日期是2025年4月8日。
闻一:为什么白俄罗斯只能亲近俄罗斯,而不能亲近西方?
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