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最近这日子估计不好过。压力大啊。听说她盘算着要来一趟中国,这趟差事,美媒都说是“艰难旅程”。何止是艰难,说白了,这不就是上门来求个情,希望能劝我们这边“高抬贵手”嘛。
为什么?因为家里头快炸锅了。自打北京这边一纸公文下来,说你们加拿大的油菜籽有问题,存在倾销,得,先交上75.8%的保证金再说。这一锤子下去,加拿大这个号称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当场就懵了,那感觉,真是刀刀见血,疼得钻心。
你想想那个画面,西部省份那四万多户种植油菜籽的农民,一年的辛苦,眼巴巴地看着金灿灿的收成堆在仓库里,本来是要漂洋过海变成真金白银的,现在呢?只能干瞪眼,说不定就要烂在地里。一年36亿美元的出口额,那可不是个小数字,背后是四万多个家庭的生计,就这么,一夜之间,悬在了半空。这民怨能不沸腾吗?压力最后还不是都堆到了阿南德这些政府官员的头上。
可这苦果,怨谁呢?还真怨不得别人。时间往前倒一倒,就去年10月,特鲁多政府,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反正是在美国那边一通怂恿之下,觉得自己也行了,雄赳赳气昂昂地就挥起了关税大棒。对着中国产的电动车,直接加征100%的重税,好家伙,翻了一倍。还不算完,钢铁和铝产品也没放过,25%的税率,跟得那叫一个紧。
当时给的理由,那叫一个冠冕堂皇,“保护本土产业安全”。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加拿大那点汽车产业,销量本来就在滑坡,这更像是找个由头转移国内矛盾,顺带着向美国表个忠心,好在那个所谓的“印太战略”里刷一波存在感。他们可能天真地以为,自己体量不大,在中美两个巨人之间玩点小聪明,搞搞“骑墙”,应该能左右逢源吧?既讨好了盟友,又好像保护了自己,多美的事儿。
哎,只能说,这算盘打得是真差。他们太低估了北京维护自己利益的决心,也太高估了自己在那盘大棋里的分量。这种投机取舍,想两头都占便宜,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两头都不落好,只剩下一地鸡毛和无尽的悔恨。
中国的反击,可不是什么情绪上头的一时冲动。人家是的,一步一步来。你不是搞不公平的贸易限制吗?行,今年3月,我先来个反歧视措施。然后,不声不响地花了几个月调查取证,把证据链条做得扎扎实实。直到8月12号,中国商务部才正式对外公布,认定你加拿大的油菜籽存在倾销。两天后,8月14号,75.8%的保证金要求,落地生效。
你看这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准又狠,直奔着你最脆弱的地方去——农业。农业可是加拿大经济的命脉之一啊。油菜籽产业这么一停摆,那四万多农户,平均每家损失几万美元都是少的,下游的加工企业也得停产,整个产业链上成千上万的岗位都开始晃悠。这下好了,来自农业大省的抗议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最终汇成了那股巨大的力量,硬是把阿南德推上了这趟飞往中国的飞机。
更让特鲁多政府头疼的是,他们现在发现自己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长期以来,加拿大在经济、外交上都跟美国绑得太紧了。当初对中国加关税,说白了就是当了回“马前卒”。可这卒子当得有啥好处呢?美国一边打压中国,也没说给加拿大这个小兄弟多开放点市场,甚至在某些农产品上,还跟加拿大不对付呢。
现在,加拿大想撤了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好让中方也松松手,放油菜籽一马。可这步棋又不敢轻易走。为什么?怕得罪美国啊!万一这头刚示好,那头美国大哥不高兴了,影响到那个至关重要的《美墨加协定》重新谈判,那损失可就更大了。这种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的处境,让阿南德这次来访,从一开始就显得底气不足,被动到了极点。
说到底,外交谈判桌上,看的是谁手里的筹码多,谁的牌硬。可阿南德手里捏着什么牌呢?掰着指头数数,好像真没几张。有人说,加拿大可能会提出来,要不我们重新审查一下对中国电动车、钢铝产品的关税?或者,我们在能源、气候变化这些领域加深一下合作?
但这些筹码,含金量真的太低了。审查关税?那不是在纠正你自己犯下的错误吗?把错误的行为收回,难道还算是一种恩赐?中方早就说得很清楚,你取消歧视性措施,我的反制自然可以相应调整。这根本就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福利”。至于能源合作,加拿大液化天然气是不少,可中国也不是非你不可。这些年能源进口早就多元化了,俄罗斯、中亚的管道稳定得很,选择多着呢。
所以说,阿南德这次来,到底能不能给这场由加拿大一手挑起的贸易风波画上句号,关键根本不在北京,而是在渥太华自己。中国外长王毅早就把话挑明了:中加关系这几年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清清楚楚,任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端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我们都坚决反对。
中方的反制不是为了反制而反制,它不是“永久”的,但前提是,你得拿出点真东西来,拿出切实的诚意和行动,而不是光动动嘴皮子。如果加拿大政府还抱着那种“既想要好处,又不愿意付出代价”的投机心态,想用些不痛不痒的合作,来换取核心经济利益上的让步,那这次访问,恐怕也只能是一次走过场的“姿态性外交”,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要想真正往前走,加拿大就必须得把那种短视的、在中美之间摇摆投机的心理给扔掉,学会用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来跟中国打交道。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就是要先学会低下头,承认自己的错误。
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