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领土面积大约有18.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跟中国的江苏省差不多大。到2011年前,人口大概在2300万左右,还夹带着点石油资源。每天的产量大概能达到38.5万桶,虽然不算多,但也够用啦。
地处中东,紧挨着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和约旦,边界线总长数千公里,算得上是个交通枢纽。
可惜啊,叙利亚自古就吸引众多势力的关注,谁都想插手几把,结果变成了典型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案例。
国家命脉被人掐住了
叙利亚的苦难源头,就在于它赖以生活的两大支柱——石油和粮食——被一点点从自己的身体里掏空了。
战前的叙利亚,日子还算过得去。东北角的代尔祖尔省,每天出产差不多40万桶石油,不光能源自己用得够,还能拿去出口赚外汇。
在北部的哈塞克和拉卡省,这两个地方堪称叙利亚的“粮仓”啊,每年产粮五六百万吨,吃饱饭都不是问题,光是自己用还不够,经常还会往外卖,能满足2300万人的基本需求。
战争一来,局势就全变了,好几个国家的主要资产区,没多久就被外面援助的库尔德武装给拿下了。这就搞得挺怪的:那些石油和粮食,表面上还挂着叙利亚的旗子,可实际上它们像悬在政府头顶的“外挂牌”,已经变成了“体外武器”。
结果惨得不得了,政府失去了关键的财政支柱,石油产量曾一度掉到只有4万桶左右,直到2024年才勉强恢复到8万桶,连战前的一小部分都比不上。
这让叙利亚从原本的石油出口国变成了一个依靠伊朗“输血”到处找油的乞丐,能源基础设施的损失高达1150亿美元。
更麻烦的是粮食问题,一旦产粮地失守,再加上灌溉设施受损、农民四散 fleeing,粮食产量简直跌了一半。
到了2022年,全国竟然有1200万人吃不上饭。曾经的粮食出口大国,现在只靠大量进口和国际援助才能维持生活。
凯撒法案,釜底抽薪的一击
如果说失去油田和粮仓让叙利亚逐渐流血,那么美国在2020年6月推出的《凯撒法案》就像直接掐断了它的呼吸管,想让它当场陷入休克。
这法案的狠毒之处在于,它可不只是一般的贸易禁令,它动用了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对全世界喊话: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只要跟叙利亚政府来往,都可能遭到美国制裁,银行里的资产被冻结,还可能被踢出美元结算圈子。
这就相当于把叙利亚变成了一座经济孤岛,等于是下了个“死缓”,让经济停摆。它的破坏力那是相当严重,战前那约600亿美元的GDP,到了2020年已经缩水到只有120亿美元,可真是惨不忍睹啊。
叙利亚的货币变得毫无用处,恶性通货膨胀让物价飙升,老百姓的日子简直被毁得一塌糊涂。经济几乎崩塌,严重打击了国家的根本支柱。政府财政一塌糊涂,公务员和军人的薪水都发不出去了。
旅游业、工业、资本……那些能带来财富的东西几乎都没了。要是一个政权连最基础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都没有了,那就只剩个空壳罢了。
医院里没有医药,学校也被迫停课,城市里常常陷入停电状态。内部的这种明显衰败,才是真正导致后来军事上“一碰就碎”的根本原因。一支只是挂个名头的军队,是建立在一个早已破产的国家基础上的。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当国家连饭都没法让你吃饱,这份协议也就算作彻底失效了。
叙利亚的最终崩溃,正是这种社会契约彻底崩溃的体现。超过半数的人没工作,四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大概600万,逃到国外去了,变成了难民。
留在国内的人们每天都在为饥饿、贫困、绝望苦苦挣扎,连“活下去”都变成了奢望。此刻,任何宏大的政治故事都显得无力无比。
这种绝望的情绪最终蔓延到了军队。那句老话说得挺在理,“饿得不行的士兵不愿打仗”。一旦士兵的家人都在挨饿,看到自己保卫的政权都快站不住脚,他的战斗心志也就没了。军队士气低落,不愿再拼命,官员们也开始失去信心,深陷离心离德的境地。
这也能说明到战争快结束时出现的那个怪现象:巴沙尔·阿萨德已经没法有效调动和指挥自己的军队了。
所以,大马士革迅速陷落,其实不像是反对派赢得了战斗,更像是阿萨德政权经历了一次“终极清算”。这就像是一场静悄悄的、非武装的全民投票,结果嘛,战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警示
叙利亚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揭示出一个大国在现代混合战争环境中所面对的复杂、安全难题。
它用惨痛的教训提醒咱们,一旦真打起来,有三个地方必须紧盯着守住,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可能比单纯的军事防线还要高。
第一点,是国家的“资源主权”。对叙利亚来说,这主要是石油和粮食;对中国来说,这不仅关乎能源和粮食的安全,还涉及核心技术、关键产业链以及金融体系的自主掌控。
我们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发展新能源,目的就是为了把国家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点,就是国家的“经济韧性”。《凯撒法案》的影响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要提前应对可能的极限金融制裁。应对的办法,就是打造一个强大而又自主的内需市场,以及完善的经济循环体系,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内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在外面风暴袭来时,确保自己的经济运转不出问题。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国家的“社会契约”。叙利亚的最终崩溃,源头在于民心丧失。一个国家最稳固的防线,始终是人民的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只要不断把民生改善,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顺,国家就能拥有抵挡各种外来压力的底气。
在当今这个时候,国家的真正安全早已不只是硝烟散去的战场那么简单。一场没有炮火的“无声战争”,其实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枪炮更加深刻。要想在未来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资源安全、经济稳定,以及团结民心,这可说是大国取胜的根本秘诀。
杠杆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